着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日期:2016-04-20 10:52:15 | 来源:四川省教育考试院
分享到:

成都树德中学校长、高级教师  陈东永

 

    即将开启的《四川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将对我省普通高中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其“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将推动高中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总体上看,“方案”具备了以下特点:
    一是体现了基础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中教育的重要任务,“方案”提出了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课程方案中所设定的课程均列入学业水平考试范围,每门课程学完即考,引导学生重视各科学习,避免严重偏科,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这是为学生的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是体现了选择性。“方案”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发展的选择机会。选考三科计入高考总分、其他各科以合格为区分的制度,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之能学其所好,考其所长,实现共同基础上的差异化、个性化发展。这将会突破原有文理分科的壁垒,出现文理并选的多样组合,考试从“套餐”转变为“自助餐”,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允许两次考试的制度保障能够缓解“一锤定音”的焦虑,有助于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方案”扩大了学生、高校双向选择权,学生可以依据兴趣与专业性向选择适合自己的高校,而且增加不同层次学生、不同个性特长的学生选择高校深造的机会。这些选择性推动了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
    三是体现了综合性。综合素质评价成为升学的重要参考,使高校招生对学生的评价向前延伸到高中教育过程,实现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它将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及社会实践5个方面来记录学生的各项活动,客观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整体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形成学生个性化的成长档案。这能够更为真实细致地呈现其成长轨迹,让人们看到分数背后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高校在招生时可以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对档案材料进行研究分析,作为招生录取的参考,有利于科学选才。
    这一系列的变化对当前的普通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这些变化是一种渐变,在对试点省市工作的关注中,我省高中学校已然在思考未来的工作,以一种积极的姿态迎接这种挑战。
    高中学校需要加强课程建设,尤其要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进行研究。一刀切的课程将不能满足学生“私人订制”的多样化需求。备选的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采取合格考试和等级考试两种形式,学生个性化选择会生成20来种组合方式,这就要求学校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按照学生的发展兴趣和智能优势,组成不同的教学和发展单元,实施分层分类课程,提高课程设置的适切性和有效性,努力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课堂教学形态将发生变化,教学班和行政班并存成为必然,现在我省的一些高中已经在局部尝试这种教学模式。不同的选择对应不同的教学目标,体现出差异取向的分层教学需求,将呈现出一种新的因材施教的学科教学方案。比如同一个学科既有等级考又有合格考,就需要有不同的教学实施方案,既有面向全体同学的刚性教学计划,又有针对等级考学生的弹性教学计划,要根据不同情况设置相应的课时,保障每一类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业。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对于学科的认识更加精准,对学科的核心素养研究更为深透,能够合理安排高中三年的学习,可能就会出现长课和短课、大班和小班、学段和学期相结合的安排。由于学生的选考科目必然出现人数悬殊和动态选择的情况,因此教学计划的安排又必须有更加完备的考量。
    学校教育将更加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体现出当下和未来相结合、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相结合的特点,生涯规划课程的重要性得到凸显。学生选三门学科的背后是选专业,其实是在进行职业规划,现在的一些学校已经认识到生涯规划教育的价值,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课程,甚至在个别初中学校都有所涉及。
    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参考必将引导学校丰富学校课程、社团、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引进更多社会资源助推学生个性化发展,学校需要进一步创设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学校文化和环境。
    当然,高中学校适应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还必然会面临一些困难,比如教师的结构性缺编、用于走班教学的功能教室数量不足、教学班管理的落实、对学生学业指导和成长指导如何有效实施等。从另一个方面讲,这些困难和挑战也是学校发展新的思路和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