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禁止联考防“掐尖” 阳光招生促公平

日期:2014-12-20 23:45:18 |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

禁止联考防“掐尖” 阳光招生促公平

——专家解读《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

 

     自2003年试点以来,自主招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高考“一考定终身”的不足,让许多有鲜明学科特色和创新潜质的“偏才怪才”实现了理想的大学 梦。这项探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12月17日,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对当前和 今后一个时期高校自主招生工作改革进行全面部署。

    新一轮自主招生改革的重点和意义何在?如何有效纠正实践中存在的种种偏差?就这些问题,中国教育报记者采访了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北京大学 招办主任王亚章、清华大学招办主任于世洁、北京师范大学招办主任虞立红、北京交通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史贞军、天津大学招办主任谷钰以及武汉大学招生处处长 王福。

    改革导向何在? 让自主招生回归本质

    记者:自主招生从试点开始,就肩负着探路前行的使命,试点10余年后,又迎来了一次影响深远的改革。首先,请介绍一下这次改革的背景和总体思路,改革的意义何在?

    高校学生司负责人:自主招生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也就是所谓的“偏才怪才”,是对现行统一高考招生按分数录取的一种补充。2003年试点启动,目前试点高校共有90所,招生人数约占试点高校招生总数的5%,2014年选拔录取了2.3万人。

    但是,自主招生也存在一些问题,部分高校自主招生定位不明确,热衷于“掐尖”、“抢生源”;部分高校以联盟形式在高考前组织大规模文化考试,被 社会称为“小高考”,增加了考生负担,影响了中学正常教学秩序;个别高校招生程序不够完善,过程不够公开透明,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这次改革总体考虑有四点:一是系统设计,整体推进。对自主招生改革的试点定位、招生规模和发展节奏等宏观政策进行统筹考虑;对申请、考核、录 取、公示、监督等具体环节进行系统设计和完善,确保各项改革措施相互衔接、协调配合。二是科学选才,促进公平。深化考核内容和形式改革,深入探索特殊人才 选拔规律,促进高校科学选才。加强规范管理和监督,着力解决自主招生中的突出问题,促进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三是关键环节重点突破。“推行自主 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是这次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周密论证,精心设计流程,将自主招生考核调整到高考结束后至成绩公布前,约两周内完成,既可 以有效解决影响中学教学秩序等问题,又不推迟现行高考录取进程。四是全面实施,一步到位。综合考虑改革的可行性和社会期待,拟加快改革步伐,2015年自 主招生各项改革措施全面实施,2015年自主招生考核时间调整至高考后进行,所有试点高校一步到位。

    王亚章: 《意见》对自主招生的理念、原则、规模、流程、操作、监管等做了一系列强调和规定。这是在多年来高校开展自主招生实践的基础上,本着兴利除弊、回归本质的 原则,对自主招生进行新的指导和规范,充分体现了保障公平的原则,真正体现科学选才的初衷,切实保障了规范透明的要求。

    虞立红: 《意见》是未来一定时期内高校推进自主招生改革的重要依据,其对自主招生人才选拔的定位和规范管理要求无疑将使高校自主招生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这也符合 人才成长和高校选拔需求。总结多年实践经验,《意见》明确了自主招生定位,自主招生不是替代高考,而是高校招生制度的组成部分,它丰富了高校招生制度的内 涵,是符合国情的。

    王福:本次改革突出问题导向,有什么问题就 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进一步明确自主招生改革试点的定位,对考生申请、高校考核与录取、信息公开与监督等具体环节进行系统设计 与完善,确保各项改革措施整体推进、相互衔接、协调配合。注重科学选才与促进公平协同发展,推进高校考核内容与形式的改革创新,深入研究具有学科特长与创 新潜质的特殊人才的内外在表现,积极探索合适的人才选拔机制,使得特殊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同时,又要规范管理,做好信息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让老百 姓放心。

-----分页符-----
    如何实现科学选才? 探索特殊人才选拔规律

    记者:自主招生作为高水平大学探索科学选拔特殊人才的重要途径,其核心点有两个:选什么样的人和如何选才。然而,在实践过程中,自主招生一直受到质疑,如“掐尖”、“小高考”等问题。此次改革,是否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于世洁:本次自主招生改革突出问题导向,明确针对以往自主招生中社会关注度较高的“小高考”、“影响中学教学秩序”等问题进行政策调整,以促进科学选才、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通过科学有效途径选拔人才。

    政策调整前,自主招生均是高考之前进行,学生在准备高考的同时,还要准备自主招生考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压力,影响了正常的教学与复习 安排。本轮政策调整后,从2015年起自主招生考核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这一重要的时间调整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有助于学生专心准备高考。

    同时,在原来的自主招生政策中,学生主要通过中学推荐获得参加自主招生的机会,但中学往往会对学生的报名进行平衡,使得一名学生仅能选择一所大学,这影响了学生的自由选择权。

政策调整后,学生自主报名和申请各高校的自主招生,可以获得多所学校的初审通过甚至认定,扩大了学生的自由选择权。而大学在高考之后进行自主招生的考核和认定,更有利于学生有效评估自身特长、潜质,做出合理选择。

    自主招生考核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这不仅解决了前述中学教学秩序和学生选择权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一调整及相关配套政策,理顺了高考与 自主招生的关系和时间顺序,迈出了考试招生制度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一步。全球教育发达的国家,大多是先进行全国统一考试,然后再开展各大学的自主招生。这种 机制的优点是可以使高中教学安排、考试准备、大学选择更为有序合理。

    谷钰:从自主招生具体实施层面考虑,最关键的几个基本要素是“考什么”、“何时考”、“怎么考”,这也是自主招生真正能让社会大众、考生、家长、中学有切身体会和密切关注的关键点。

    “考什么”在具体实施层面表现为高校的测试科目和测试范围,其深层次内容其实是自主招生的定位和与之对应的选拔科学性。因此,选拔具有学科特长 和创新潜质学生的自主招生测试科目一科足矣。此外,测试一科是最具选拔经济性和性价比的方案,能够降低测试的人力物力成本,实现最大化的学业减负,凸显对 学生发展的兴趣导向,避免学生疲于应付导致学而不精。

    “何时考”就是要回答自主招生测试的时间在何时为宜。从更深层次来看,就是要协调各大学选才的提前竞争和中学教学秩序维护的矛盾,本质上其实是尊重人才培养客观规律的问题。所以,将自主招生考核放到高考之后的改革措施,是值得肯定的。

    “怎么考”指的是测试的形式、方式、地点等一切与测试相关的问题,如面试和笔试如何结合,测试地点的设置和选择、生源的组织、考核策略等。如自 主招生联考,这一考核的组织形式,虽然在一些方面有可取之处,但从宏观上来讲,由于同时参与的学生数过于庞大,安全稳定的大前提是令人担忧的。而且,联考 笔试内容的一致,使得自主招生的高校选才差异性减小,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高校的选才空间。自主招生回归高校自行组织考核,可以说是一次改革中的思考,也可 以说是一次改革的螺旋式推进。

-----分页符-----
    如何促进公平公正?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记者:自主招生饱受争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选拔规则不明晰、决策机制不健全、选拔过程不透明、监督监管不到位,这次改革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让自主招生真正实现公开公平公正?

    王亚章:为了真正实现公开公平公正,《意 见》一方面强调加强信息公开,将报名、审核、公示各个环节置于社会监督之下;另一方面强调严查违规行为,进一步健全申诉和举报制度,完善管理办法,同时建 立动态管理机制和准入退出机制,这将进一步确保自主招生的平稳有序和高校招生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于世洁:完善申请报名和审核程序、规范录取程序和要求、加强信息公开公示等,均是此次政策调整的核心要求。

    在规范完善程序方面,对于自主招生的报名过程、中学提供材料的真实性等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对于自主招生考试的规范性,例如考试全程录像、专家名单和面试顺序抽签随机决定等进行了规范;对于自主招生的录取、考生投档资格审查等也进行了规定。

    在加强信息公开方面,对于中学和大学的公示,《意见》提出明确要求,在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上,要进行参加考核的考生名单、入选资格考生名单、录取考生名单及相关信息共三轮次公示,并对需要公示的具体信息进行明确的规定。

    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明确提出向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申请考生适当倾斜。这些调整有力地加强了自主招生的规范化,对于促进公平公正、科学有效选拔人才将起到重要作用,也充分回应了社会的关切。

    虞立红:没有制度就没有公平,失去公平基石,自主招生将难以存在。针对自主招生中暴露出的规范问题,《意见》特别制定了严苛的规范要求。

作为高校,规范自主招生关键要做好四点:其一,规则先行。高校要制定规范管理方案,包括招生方案、申请报名、审核程序、学校考核、合格资格确定 原则、录取规则等,做到有据可依,有据可查。其二,集体决策。建立招生事项集体决策制度,考核各环节分工负责,相互制衡,杜绝任何人在招生中发挥决定性作 用。其三,信息公开。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公开招生办法、录取原则,以及公示入选考生名单、资格条件、测试成绩、合格标准等,接受考生和社会的监督,可以 大大减少违规行为的发生;其四,严惩违纪。过去,由于违规成本较低,考生、中学,甚至高校招生人员造假、舞弊、违规的行为时有发生。

    此外,还应加强监督。相关职能部门和主管部门应肩负起监督责任,同时欢迎社会监督。高校要建立健全与招生部门相对独立的投诉渠道,接受社会的质 疑与投诉。各单位应加强对造假、舞弊等违纪违规行为的监管和追查,发现一起,严惩一起,形成规范招生的高压态势,营造诚信、公平、公正的招生氛围,让高校 招生回归到科学选才的道路上,让好政策发挥出重要的积极作用。

-----分页符-----
    如何推进改革? 要系统设计有序实施

    记者:按照《意见》要求,从明年起,自主招生考核安排在高考后进行,高校不再进行联合选拔。这些要求,将使自主招生程序发生较大改变,高校将如何推进改革,确保自主招生工作有序开展?

    史贞军:在不推迟高考录取时间情况下,自主招生报名过程仍要占用考生高考前复习时间,高校报名条件和报名材料要求应尽可能细致说明,帮助考生思考是否符合高校要求和更好地组织材料。材料审核应遵循简章上的“审核办法”,材料审核结果应该与此一致。

    考核仍然可以包括笔试、面试,也可以选择其他有效方式。最后是综合评价确定结果,可以专注于高考后的考核部分,也可以一定比例采纳材料审核时对 考生报名材料的评价,以此确定给予考生高考录取的优惠标准。这样加上高考,也就基本形成了包括高考成绩、高校评价、中学评价的综合评价体系,便于更全面地 考察和评价考生。

作为自主招生的直接参与者,自主招生部分政策调整之后,考生也要适应其中的变化,随着各高校在明年2月份陆续发布各自的简章,考生需要深入理解 自主招生的基本要求,选择自己特长符合要求的高校。报名材料要写实、体现特长、要尽可能理解高校要求。考生完成报名应该专心复习,特别是4月底公布入围考 试名单前后,不要受干扰。而考核环节集中于高考后,因为受限于给出考核结论的时间,一定会集中于6月10日及之后的一周组织考核,所以出现考核时间撞车现 象将非常正常,所以有高校考核机会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高考发挥情况,选择适合的高校参加其组织的考核。

    王福:高校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把握住自主招 生试点各环节中的关键点,进行系统设计。自主招生各环节可以分解为高校发布招生简章、考生提交申请、高校审核材料、高校公布审核结果、考生参加高校考核、 高校公示考核结果等,我们可以根据各环节对考生、中学、高校的影响力大小来确定各环节完成时间,使得各环节的工作有序开展。以此为出发点,我们可以在高考 前完成高校发布招生简章、考生提交申请、高校审核材料并公布审核结果等环节的工作,而在全国统一高考后发布高考成绩前完成高校的测试并公示结果。

    高校需要根据自身人才培养理念和学科特色进一步明确选才目标或报名条件,符合这个目标和条件的考生自主确定是否报名,有关中学应根据高校要求、依据考生学籍档案和在校表现为考生如实提供所需材料。

    在此,我们呼吁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考生和家长也要准确认识自主招生的含义和定位,结合自身实际来决定是否提交申请,不能把自主招生看作是自己挤进名牌大学的特殊机会。我们还要呼吁,符合条件的考生要量力而行更要适可而止,有限选择申请学校而不是漫无选择地广撒网。

同时,在选拔测试以及录取过程中,高校要集体议事、集体决策,防止暗箱操作等违规违纪行为发生,并做好信息公开工作,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确保改革试点工作健康发展。

    于世洁:任何一项改革都不可能一步到位解决所有问题,有一些问题需要在未来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进一步探索完善。比如大学要在高考后的两周时间内科学公平确定自主招生的人选,这对大学是一次考验。大学适应人才选拔规律、推动科学选才的改革依然任重而道远。 (记者 万玉凤 刘博智)

《中国教育报》2014年12月18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