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业大学

一、学校概况

天津工业大学是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天津市重点建设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最早的学科始建于1912年,1958年开始独立办学,原名河北纺织工学院,1968年更名为天津纺织工学院,2000年更名为天津工业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获批国防科工局与天津市共建高校,深度融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我国最早开展纺织高等教育的学府之一。


学校现有64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医学等学科,拥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11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7000余名,其中本科生23000余名,研究生4000余名,在校留学生1700余人次。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600余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800余名。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4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名,特聘两院院士和国外兼职教授50余名。入选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二、学科建设

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5个学科入选天津市“双一流”建设学科、5个学科入选天津市“双一流”建设特色学科(群)、12个天津市重点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数学、化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学四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学校鼓励自主创新,彰显现代纺织和产学研结合的特色,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形成了“先进纺织复合材料”、“膜分离技术”、“电机系统及其智能控制”、“功能纤维与技术纺织品”、“纤维界面处理技术”、“大功率半导体照明技术”、“现代机械装备”和“新时代跨学科创新智库”等八大特色科研优势,近年来,学校承担了“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有关省部级各类科研课题近千项,并取得多项标志性和突破性成果,多项科研成果打破国际垄断、应用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防高科技产业。

三、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

学校秉承“统筹布局、特色定位、错位发展、相互支撑”的专业建设理念,进一步优化本科专业结构,深化专业内涵发展,彰显专业发展特色,实施人才培养九大计划,重视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与特色培养相结合,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实施人才培养九大计划


紧贴国家战略需求,实施特色人才培养

学校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建设基础,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专业建设,获批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天津市优势特色和应用型专业20个,3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8年起经济学类等5类专业实行大类招生和培养。2019年全面实行学分制。

学校尊重教学规律,主动谋划新兴工科专业建设、努力优化和推动传统专业的改革升级,组建“智能制造”等新工科实验班,探索“现代纺织工程+”领军人才培养。


新工科实验班


开展卓越工程师、拔尖创新人才、国际交流开放、优秀经济类人才、卓越管理者、卓越法治人才、卓越创业人才等特色人才培养计划,选拔优秀学生组建实验班,实行导师制培养。


改革创新,推进本科课程建设

学校获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个,22门课程入选天津市一流本科建设课程;5门课程获评天津市高校新时代“课程思政”改革精品课;教学上实行小班教学,创新教学方法;成立博雅书院,重视通识教育。

加强国际交流,拓宽本科办学视野

各学院均与国外院校广泛开展本科“2+2”、“3+1”合作项目和研究生交换交流项目。

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提升研究能力

学校实验室、实践平台对本科生开放;部分学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每年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启智创新夏令营”活动,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师生合作项目、本科生科研招募计划项目等,鼓励支持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

重视学生实践,提升创新能力

专业实践:现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75个。搭建实习与教学实践基地,学校结合地域与行业特色,与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公司合作。学校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9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75个。

社会实践: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加强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与志愿服务活动。

2020年新增三个专业

学校围绕面向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以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主动谋划新兴工科专业建设,优化推动传统专业改革升级。2020年我校新增人工智能、智能医学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三个本科专业。

人工智能专业:设立在我校人工智能学院,旨在培养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系统掌握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熟练运用人工智能领域相关的方法、技术与软件工具,能够在人工智能领域从事模型分析、软件设计、项目开发、工程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智能医学工程专业:设立在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临床医学、数据挖掘、图像处理、脑科学等专业知识,具备进行医学大数据分析与智能处理的专业能力,以智能诊疗为特色,能在医学工程、柔性电子与可穿戴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信息与计算机技术等领域从事科研、教育、临床医学服务、医疗与健康智能产品设计与开发、生产管理与行政管理工作的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网络空间安全专业:设立在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旨在培养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具有坚定的政治意识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安全观,系统掌握网络空间安全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熟练运用网络空间安全的方法、技术与工具,能够在网络空间安全领域从事系统设计、应用开发、管理维护和分析测试的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经过在实际相关工作岗位的锻炼,本专业毕业生将成长为具备良好的工程素养、沟通能力、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精神,熟悉网络安全法律法规,有良好的公共安全和风险防范意识,服务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应用型网络空间安全人才。

四、招生政策解读:

我校在川为本科一批次招生,我校专业录取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专业志愿不设分数极差的原则;普通类专业在投档和安排专业时均认可教育部和各省市考试院认定的政策加分;平行志愿情况下,除招生章程规定个别高收费专业只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外,如果专业服从调剂,身体条件不受限,学校提档后不予退档。

五、在川招生情况:

2018-2019年在川录取情况

年份

理工类

文史类

招生计划

录取分数

位次

本一线

招生计划

录取分数

位次

本一线

2018

137

575

47624

546

26

565

11782

553

2019

102

602

32429

547

13

566

8338

540

六、咨询方式:

1.招生咨询电话:02-83955227

2.招生E答系统通过我校招生网的链接进入“招生E答系统”,具体为:

步骤一:登录我校本科招生网,网址为http://zsb.tiangong.edu.cn/

步骤二:点击网页右侧智能E答浮窗

3.在川招生QQ群:775301347

七、视频观看地址:

https://zsb.tiangong.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