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思政课建设四川协作组2025年大中小学思政课线下集体备课会在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成功举办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推进四川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推动职业学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11月14日,由职业院校思政课建设四川协作组、成都市高等职业院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学研究中心主办,成都职业技术学院、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省成都市财贸职业高级中学校联合承办的“深学细悟新思想 铸魂育人新征程”大中小学思政课集体备课会成功举行。此次集体备课会采用线上线下结合形式,设置成都、雅安两个线下会场并同步线上直播。来自川渝两地40余所学校三百余名思政骨干教师“齐聚云端”,共同参加本次集体备课会。
集体备课会开幕式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江开泉主持。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杨洪媛,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邹潇出席并致辞。杨洪媛指出,思政课建设是一项“润物无声”的铸魂工程,更是一场“同心同行”的使命接力,举办本次集体备课会是思政课教师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育人实效的重要举措。邹潇表示,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职业学校思政课建设四川协作组牵头单位,将继续协同联动协作组成员单位、辐射带动省内职业学校,高起点谋划、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建设四川协作组,共同画好思政育人“同心圆”。
在专家辅导报告阶段,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中央马工程重点教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编写组成员李建华教授作为特邀专家,作了题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专题讲座。报告中,李教授从“六个必须坚持”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内容丰富、逻辑清晰、论述精辟,为参会教师深化思政课教学提供理论指引。
说课展示环节,来自大中小学五个学段聚焦“生态文明建设”主题,分别立足各学段学情特点,从教学目标、学情特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到评价设计,进行了跨学段、跨校区“同题异构”教学设计。
小学学段,成都高新区芳草南区小学教师谌蓉结合小学段在体验中启蒙的特点设置了“时光轴对比”“生态地图探索”“岗位体验”等教学场景,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府南河‘蝶变’看生态文明演变”为题进行说课。
初中学段,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金融城校区教师付田以“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看青神竹编如何织就绿美家园”为题进行说课,以“青神竹林既要养熊猫,也要养竹编——这背后藏着怎样的生态智慧?”进行发问,通过组织“生态拼图”竞速赛、“竹产业微型辩论会”等活动,引导学生理解绿色发展的理与路。
高中学段,来自雅安中学老师李剑锋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核心内容为理论主线,以本校的思政学生社团调研成果为实证材料,以“知·治·智”三篇章的逐步递进为教学逻辑,以“‘两山’理念引领余村蝶变”为题进行说课。
中职学段,四川省成都市财贸职业高级中学校刘芯言聚焦学生旅游专业面向和成都赛事名城特点,结合成都世运会“零新建场馆”“碳中和”等实践案例,以“建设美丽中国——讲好成都世运会的绿色答卷”为题进行说课。
高职学段,雅安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教师董晴晴以“建设美丽中国——烟花之弊与熊猫之利的生态镜鉴”为题进行说课,从理论高度系统阐释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与实践路径,重在引导高职学生从关注社会热点到理论冷思考的转变,进而强化学生的使命担当。
“小学段的说课情境创设生动,充分考虑了低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初中段以青神竹编一案到底,层层深入,达到了启智润心的作用”“高职段的教学与专业结合紧密,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文、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李丹、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党总支书记张志军、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忠珍、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飏作为点评专家现场精准把脉,既肯定了说课中的亮点,也针对学段间内容梯度设计、教学方法适配性等问题提出优化建议。
交流研讨中,“从青衣江畔的生态实践到天府之国的绿色发展,四川的生态文明建设故事,正是思政课最生动的教材。”现场一名思政课教师说道。
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聚焦地域特色,深挖教学资源,为打造思政“金课”,奋力推进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