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刘宝珺院士菁英班优秀学子赴澳大利亚开展国际野外地质实习
2025年8月10日至23日,在教务处的支持下,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首届刘宝珺院士菁英班的7位本科生,在沉积地质研究院王夏副研究员、常晓琳副教授,以及西澳大学(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地球与海洋学院院长Annette George教授与高级讲师Moyra Wilson博士的共同带领下,前往澳大利亚,开展了为期14天的国际野外地质实习。本次实习不仅是一次国际化的沉积地质学野外教学实践,也是一项深入推进“国际化地质人才培养”和“全球经典数字地质露头建设”的重要实践。
师生访问澳大利亚大学
红崖
尖峰石阵
打造国际化地质人才培养新模式
此次实习将沉积地质学野外实习与国际化合作深度融合,完成了成都理工大学首次本科生国际野外实践教学。
实习团队从西澳首府珀斯出发,针对西澳地区包括Kalbarri国家公园、Shark bay世界自然遗产等8个重点地质观察点(区域)进行了系统考察。
王夏老师在Kalbarri国家公园讲解志留纪砂岩中的沉积构造
常晓琳老师在Hutt泻湖进行湖水微生物致色机理的讲解
实习内容涵盖现代海洋沉积环境、微生物岩及其形成环境、珀斯盆地石炭纪-二叠纪典型沉积环境及沉积相、Kalbarri地区志留纪沉积环境及遗迹化石古生态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本次实习设计了特色实践环节,让同学针对此行最感兴趣的野外现象进行了深入调研,在现场用英文讲解,并与带队的中外导师进行讨论,并将调研结果制作成规范的学术海报。本次实习是成都理工大学“全球经典数字地质露头建设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计划由成都理工大学牵头,建立“全球数字露头联盟”,旨在通过国际合作,将全球经典地质露头及地质考察路线数字化,打造全球“共建、共享”的开放式数字露头平台。并首次对澳大利亚的经典地质露头进行了三维建模影像采集,并建成了三维露头模型。这些内容将陆续上线Outcrop3D平台(outcrop3d.deep-time.org),与已上线的192个世界各地的数字露头一起,服务于全球地学教学与研究。
师生与西澳大学Morya Wilson博士共同进行三维数字露头的RTK数据采集
在科尔辛保护公园进行石炭纪-二叠纪剖面实测
科尔辛保护公园(珀斯盆地)
联合西澳大学,深化国际合作
本次实习由成都理工大学与西澳大学联合组织,促进了中澳双方在地球科学教学与科学研究方面的深入交流。作为澳大利亚“八大名校联盟”成员,西澳大学在地球科学领域位居全球前列,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与科研平台,为实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西澳大学地球与海洋学院院长Annette George教授指导石炭纪-二叠纪地层实测
西澳大学地球与海洋学院Moyra Wilson博士与师生讨论罗特尼斯岛风成交错层理
实习团队受邀参观了西澳大学的教学、实验及科普平台,与Matthew Dodd研究员及Aleksey Sadekov博士等进行了学术交流。西澳大学Annette George教授与Moyra Wilson高级讲师参与了实习指导,围绕现代海洋沉积环境及珀斯盆地沉积体系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野外教学。
本次澳大利亚国际野外地质实习是成都理工大学地质人才“国际合作+专业实践+数字建设”培养模式的重要探索,进一步推动了学校“双一流”建设与国际影响力提升。将继续拓展全球合作网络,组织更多国际实习项目,持续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地质学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成都理工大学学子,将以深时视角和国际视野,连接全球地球科学的未来。
世界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