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措施、成果


学校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观,始终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以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建设为核心,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以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法为手段,努力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目前,学校本科专业总数87个,涉及到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类等10大门类,形成了门类齐全、数量规模适宜的专业体系。学校全面实施大类培养、专业分流的人才培养制度,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共有69个专业按22个专业大类招生。学校有1个专业入选“湖北省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8个专业入选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开设12个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

2019年,学校民族学、教育学、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应用化学、生物技术、药学等7个专业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济学、法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英语、信息与计算科学、材料化学、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学、行政管理、视觉传达设计等14个专业获首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校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活动。2019年,学校组织各级各类学科或跨学科竞赛300余项,参赛学生达到2万余人,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2087人次;学校支持234项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在孵创业团队200余家。学校创新创业学院被认定为湖北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湖北省省级创业学院。

学校建立“1+X”学生管理制度,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创新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少数民族学生骨干训练营、少数民族学生成长训练营、暑期“边疆行”、“好巴郎”工作室、石榴籽志愿服务队等工作成效显著,受到上级部门、其他高校和媒体的广泛赞誉。近年来,学校先后涌现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李军,“全国创业英雄百强”蔡绍硕,“长江学子”优秀大学毕业生许云栋、金珂,湖北省“向上向善好青年”马万玲、侯凤超等一批先进典型,人才培养成果入选国家“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

学校积极推进开放办学,先后与美、加、英、法、澳、俄、日、韩、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地区)的60余所高校及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换、教师互访、科研合作等。积极推进与国外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学科专业优势的高水平大学建立合作,开展“2+2”“3+1”“3+1+1”等联合培养项目。学校2019年投入一千万资助本科生出国(境)交流学习,进一步深化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深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