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措施、成果
学校形成“实施卓越教育、培养卓越人才、创造卓越人生”的卓越教育理念,致力于为社会培养一代又一代以智慧引领人生、具有卓越追求和卓越能力的卓越人才,引领三大行业走向“中国创造”,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
学校大力实施“卓越行动计划”,全面构建卓越教育体系。建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国际化示范学院、先进制造与信息化湖北省示范学院和各类“实验班”,依托优势学科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面向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建有“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战略新兴产业相关专业,面向未来培养行业引领人才。
学校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拥有一支以院士为核心力量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人,精品课程教学名师140余人,以名师引领学生成长成才;实施信息化课程资源和教学条件建设,建成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0余门,各类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30余门,实现专业主干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全覆盖;与19个国家的近百所高校签订校际交流协议,设置本科生出国交流专项基金,资助优秀学生出国交流学习,提高国际化能力;实施“学分制”管理模式和灵活的专业选择制度、主辅修制度,保障学生个性化发展。
学校大力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建有“智能与新能源汽车”“陶瓷艺术”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十大梦工场”,形成了“创客空间-梦工场-创业园-产业园”四级链接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撑服务平台,设置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基金,支持学生以兴趣驱动、结合专业开展自主创新创业训练与实践,参加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助力学生成就个人梦想。
近年来,学校培养了一批全国优秀大学生代表,2人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3人获“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4人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称号,12人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4人获“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6人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近年来,学校在多项全国高水平大学生科技竞赛中成绩名列前茅。2018年,大学生参加竞赛获省部级以上奖项740项(其中国家级奖463项)。学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近几年保持在95%以上。在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15-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本科)中学校位列全国第15,在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本科)中学校位列全国第9。